北京亦庄实验小学

包班跨学科学习,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。
案例类型
小学
创新点
体验式学习 跨学科课程 兴趣驱动
发起方
  • 发起年份
  • 小学
    学龄段
  • 北京
    分布地图

简介

北京亦庄实验小学是北京十一学校的小学分校,学生多为征地回迁的农民子女和外来务工人员子女。一二年级实行包班制,由两个老师合作教一个班所有整合的课程,团队自编跨学科课程,这种方式也在逐渐向高年级延伸。教室宽敞,容纳不到30个孩子,有活动空间,像家般温暖。学校根据课程需要调整课时长度,还有小主题活动,每月的非传统课程日和主题周。学校秉承“学生第一”的理念,从环境到课程安排及课堂教学活动都以学生为中心,尽力营造安全、自由的氛围。

创新点

自编跨学科的主题式教材

北京亦庄实验小学进行的全课程改革,旨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(全人),打破传统的分科过细的课程模式,实现跨学科主题式教学。其特点是整合传统各学科知识和信息,综合运用绘本、故事、绘画、音乐、舞蹈、戏剧、游戏、书写等多种教学手段,围绕主题开展学习,而这些主题与孩子的生活相连,如动植物,四季,食物和认识自我等。

研究团队和教师们自编教材,结合孩子各年龄段特点(如一二年级注重绘本和诗歌),并广泛吸取古今中外的资源。这种跨学科资源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,提升了学生的创造力、探究能力和运用知识等多项能力,同时调动了教师设计和参与教学的积极性。主题式教学也使得知识和生活、能力等紧密相连,使学习从以学科知识为中心,转变为以学生及其生活为中心。

体验式主题课程和活动

学校的另一大特色是涉及所有年级的主题周和非传统课程日活动。比如今年3月的“游戏春天”,孩子们通过制作玩具、讲玩具故事、玩游戏来亲近自然,感受春天的美好。又如,2014年的“帽子周”,通过认识古今中外的帽子以及阅读与帽子有关的典故、诗文来学语文,通过计算帽子的尺寸学数学,通过用环保材料制作帽子学科学,通过围绕帽子的歌唱、舞蹈、绘画学艺术。